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规章制度>>校内规章>>正文

山西农业大学预算改革方案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4日 09:54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山西农业大学预算改革方案

校行字[2011]7号

(2011年2月24日印发)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校的预算管理办法己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依据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学校预算改革方案。

一、改革背景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将省直驻并之外学校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文件要求(晋财库[2010]45号),从2011年1月1日起,除收支预算统一纳入省级预算管理外,收费资金全部纳入省级财政专户管理,纳入省级财政专户管理后,预算执行按国库集中支付要求规范运行,年终决算要按预算编制口径编列。之前,学校的收费资金虽然也纳入了省级预算管理,但没有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年终决算也不包括这部分资金。从2011年开始,财政要求把学校的收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政拨款一样由财政统一支配使用,而且预算和决算口径一致,完全衔接。学校原来的预算管理办法,与财政的现行体制不相适应,影响到学校的各项开支和年终的财务决算,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经济运行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顺利实现与财政改革接轨,保证学校各项工怍的有效开展和学校财务决算工作的圆满完成,以财政改革为契机,与财政预算相衔接,进一步深化学校预算改革,一要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理财积极性,变被动预算为主动预算;二要与财政预算相衔接,依据预算编制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在财政预算的框架下,细化预算,逐级编制;三要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学校预算;四要强化预算的执行力,预算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职能。

二、指导思想

学校预算要以财政部门预算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指导,以财政预算统领学校预算,学校预算服从于财政预算为总的原则。在财政预算的框架下,充分发挥预算的经济杠杆作用,逐步加大教学科研的投入,体现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调动各院部和各职能部门生财、聚财、理财、盘活现有资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以各院部和各职能部门为经济责任中心的管理体制以及责、权、利运行考核机制所赋予的经济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不断增强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三、基本原则

(一)积极稳妥,量入为出,坚持收支平衡。收入预算的编制,要与学校经济增长相适应,要综合分析当前学校经济形势中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影响,依法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支出预算的编制,既要考虑实际需要,又要考虑财力可能,做到收支平衡,不打赤字。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预算安排原则,首先保障基本支出开支需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继续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控制公费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用、严格控制水、电、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实行“零增长”。

(四)收支统管,编制综合预算。学校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单位预算。

四、改革目标

建立学校预算与贿政预算相衔接的预算运行机制,保证学校预算的有效实施。确立各院部、各职能部门的预算主体地位,转变轻预算重花钱的观念,调动其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不折不扣地执行预算,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作用,逐步推行各单位全面预算。使学校、各院部、各职能部门的预算编制更加科学,预算执行更加有力,预算管理更加透明,预算监督更加有效。

五、改革完善办法

根据财政预算的管理要求,做到“三到位”。即预算编制细化到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衔接到位,预算调控手段到位。全面推进预算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单位预算的编制

单位预算主要针对各单位日常工作的基本支出需要而编制的预算,不包括项目支出的各项专项资金。根据项目专项资金的规定,各单位申请到的项目专项资金,按原申请时的预算执行,并且要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为了使单位预算与财政预算相衔接,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在财政批复的预算框架下,学校按照财政批复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切块下达预算控制数,各单位在预算控制数内详细编制本单位的预算。

1.预算收入的编制

各单位预算收入以学校拨款为主,单位自筹为辅,主要有:

①学校拨款 由学校根据财政批复的预算额度和单位的定编在岗人数、学生人数、工作量、学生收费和目标任务等因素综合核定。

②单位自筹 单位通过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其他服务等取得的分成收入。

⑧单位上年结余 单位可用于弥补本年度支出的上年预算的结余资金。

2.预算支出的编制

单位预算支出划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和建设发展性经费支出,其中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由学校拨款、单位自筹经费和单位上年结余资金中安排支出,建设发展性经费支出,一般作为专项经费,由学校统一安排和管理,预算支出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

①人员经费支出。主要是用于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工资主要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补助工资主要包括保留工资、地区补贴、取暖补贴、夜餐费、其它津贴、政府津贴、保健津贴、发其它,其它工资主要包括奖金、其它保留资、兼课酬金、超工作量酬金、职贴教贴、校内津贴、课时津贴、临时工工资。职工福利费主要包括福利费、工会经费、独保费、退职金、职工探亲路费、丧葬及遗属补助。社会保障费主要包括离休费、退休费、离退休活动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残疾人保障金、生育保险。助学金主要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奖助学金。以上内容要依据国家和学校规定的项目标准编制。

②公用经费支出。主要是用于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它费用和业务招待费。公务费主要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公用取暖费、差旅费、临时出国人员费用、机动车船燃料费、机动车船保险费、机动车船养路费、机动车船维修费、会议费、设备维修费、绿化卫生费、宣传费等支出。业务费主要包括材料费、教学实验费,生产实习费,教学差旅费,临时出国人员费、资料讲义费、外宾接待费、招生费、毕业生派遣费、教材编审费、资料印刷费、团体会费、论文打印答辩费、评审及鉴定费、师资培训费、学生活动费、留学生经费、通讯费、学生军训费、会议费、体育维持费、设备维修费、教学水电费、零星维修费等支出。设备购置费主要包括教学设备购置费、科研设备购置费、一般设备购置费、图书购置费等支出。修缮费主要包括零星基建费、房屋维修费、室外工程维修费、实验室改造维修费、其它设施维修费等支出。其它费用主要包括外籍专家费、职工教育费、抚恤金等支出。公务费由行政后勤部门编报,业务费由教学教辅部门编报,学校拨款不得安排教学、科研设备购置费、一般设备购置费、业务招待费,以上内容要依据各单位的目标任务以及上年度日常支出情况编制。

⑧建设发展经费支出。主要用于大型修缮项目,批量仪器设备购置等改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原则上由学校依据财力设置专项经费。

(二)单位预算的核定

学校根据各单位上报的预算,按照预算编制原则,对单位的学校拨款数、单位自筹和单位上年结余数进行审核,确定单位的预算收入;根据单位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以及上年度日常支出情况,确定单位的预算支出。审定后,由学校汇总形成学校预算草案,经学校党政会议研究决定,形成学校正式预算后,下达各单位执行。

学校年度预算一经下达,要确保预算的严肃性。除了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大的建设项目,财各单位下达的预算指标,原则上不予变动,严格按预算执行。确因预算政策或业务变动较大等因素,造成经费缺口的,可由学校在下半年统一研究解决,一般不予追加预算和调整预算。

(三)单位预算的执行

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每笔资金支付都必须通过计算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支付,分别采用国库授权支付和国库直接支付。无论采用那种支付方式,都必须在预算范围内,在每月的20日,向国库上报下个月的分项目分支付方式的详细用款计划,国库要严格审查用款计划和每一笔资金支付,计划不详细,或者资金支付与预算不符,或者属于政府采购没有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等,网上支付均不能完成。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也是我国当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和完善财政监督,尤其是加强财政对事前、事中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以后,在办理资金支付过程中,要受到财政部门的严格管控,无预算、无计划、超预算的开支,财政不予审批,资金也无法支付。为适应财政改革要求,顺利开展工作,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高度负责,切实把预算工作抓紧抓好。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保证本单位的基本性支出,把

预算做真、做实、做细;在执行预算时,要原原本本按照预算使用资金,不得改变预算用途,相互挤占、挪用,更不得无预算、超预算随意开支。另外,政府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强、办理时间长、手续复杂的一项工作,它既要求报送政府采购计划,又要求政府采购审批、政府采购公告、政府采购招投标、政府采购公示,还要求到国库支付中心办理支付手续。因此,办理政府采购,各单位一定要与学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早计划、早安排、早动手,以免耽误工作,影响学校整体

工作的开展。

通过学校的预算改革,能够进一步强化学校的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各单位理财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学校的预算改革,也能够进一步增强预算的透明度,促使各单位加强财务收支的民主监督,堵塞漏洞,减少各单位盲目开支、胡支乱花等违犯财经纪律现象的发生,保证各单位经济健康、有序运行,从而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